[市场]中国非寿险市场竞争格局演变的新趋势
发布时间:2011-02-28
摘要:近年来,非寿险市场多极化竞争格局日趋明显,呈现出三大公司群的市场地位悬殊,非寿险市场多极化趋势明显和三大公司群的内部差异很大的特点。展望未来十年,我国非寿险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将呈现以下特点:第一,非寿险市场将沿着多极化方向不断调整,三足鼎立格局日趋明显;第二,非寿险竞争格局的不平衡特征将长期存在;第三,非寿险市场格局中的“各极”内部的分化将更加明显。
一、非寿险市场多极化竞争格局的形成
(一)非寿险市场集中度的加速下降
表1从保费收入方面显示了2001—2004年我国非寿险市场集中度情况。2001—2004年,我国非寿险市场前三位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CR3)分别为95.42%、94.4%、89.37%和79.87%;同时,我国非寿险市场前四位的财险公司市场份额之和(CR4)分别为96.3%、95.2%、90.9%和85.7%。
从市场集中度的变化趋势中,可以很直观地发现两点:
第一,我国非寿险市场集中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04年以前,前四位财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CR4)高于90%,2004年仍处于85%以上的水平;而前三位财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CR3)直到2004年仍接近80%,这表明我国非寿险市场集中程度很高。1998年,美国前四大财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总和为39.9%,法国前十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为42.5%,德国前十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总和为38%。和世界主要国家保险市场的集中度对照,目前我国非寿险市场的集中度还很高,前四大保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是发达国家前五大保险公司市场集中度的2到3倍甚至更高。
第二,我国非寿险集中度呈加速下降趋势。2002—2004年,前三位财险公司市场集中度降幅分别为1.02、5.03和 9.5个百分点,其中2004年三大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下滑幅度最大,下降近10个百分点;前四位财险公司市场集中度年度降幅分别为1.1、4.3和5.2个百分点,这表明随着非寿险市场进一步开放和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市场集中度正以加速度的趋势降低。
(二)非寿险市场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随着市场集中度的加速下降,我国非寿险市场的多极化竞争格局日益明显。从市场主体的宏观发展态势看,非寿险市场逐渐显露出三大类公司群,一类是经营时间较长、机构和网络较为健全的大型财险公司,另一类是成立时间较短、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的中小型中资公司,第三类是外资财险公司。如果将2004年国内财险公司的保费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公司确定为大型财险公司,则大型财险公司就主要是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和平安财险三家;相应地,我们把保费规模不足100亿元的中资公司称为中资中小型财险公司,2004年共有12家,占财险公司总数的42.9%;外资公司有13家,占财险公司总数的46.4%。近年来,我国非寿险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演变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和平安财险属于领军型大型财险公司,一直处于非寿险市场的主体地位。近年来,三大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快速增长,2004年三大公司业务共占整个市场份额的79.87%,市场主体地位十分明显。从经营实力方面看,三大财险公司固有的品牌、市场、网络和竞争优势依然明显,体制优势、机制优势和管理优势不断提升。但是,由于新兴市场主体的快速增加及其保费收入的超常规增长,三家大型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快速下降,近年来下滑速度不断加快。2001—2004年,三家公司市场份额之和从95.41%下降到79.87%,除2000年稍有上升外,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第二,中资中小型财险公司数目较多,在非寿险市场中迅速崛起。2001—2004年,中华联合扩张速度最快,连续四年高于市场平均速度,2003年增幅高达2.63倍,2004年增幅近2.5倍,市场份额迅速飙升至全国第四位;天安财险、永安财险也高速增长,连续四年增幅都在50%以上,2004年市场份额分列第五位和第六位。新近成立的股份制财险公司发展潜力也很大,2003年大地财险成立当年3个月内就创造了0.11亿元的保费,2004年更是创造了15.35亿元的保费,市场份额跃居第八位。总的来看,近年来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市场地位迅速崛起,2001年整体份额只有3.87%,2003年上升到9.65%,2004年迅速上升为18.92%。
第三,外资财险公司发展速度很快,经营效益显著,成为非寿险市场中的新兴力量。2002—2004年,外资财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分别为28.23%、38.05%和54.9%,大大高于非寿险市场平均水平。近年来外资财险公司的整体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从2001年的0.72%上升到2004年的1.21%。2003年,外资财险公司以不到1%的保费收人创造了8.98%的净利润,其承保利润率是中资财险公司的10.76倍。同时,外资财险公司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资企业,从事的业务也都是效益型的企财险、货运险和责任险等,在一些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2003年,美亚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超过2亿元人民币,按市场份额排名上海第六,责任险和货运险保费收入均列上海第三。另外,分公司改子公司降低了外资公司在华扩张的成本,给外资公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非寿险市场多极化竞争格局形成的原因
总的看来,近年来我国非寿险市场多极化格局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入壁垒大幅下降带来的新的市场主体的增加,二是新兴股份制财险公司的超常规发展。
近几年,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国非寿险市场行政性进入壁垒大幅度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机构准入壁垒大大降低,新的市场主体不断出现。2004年我国对《保险公司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放宽了非寿险市场的准入条件:将最低注册资本金由全国性保险公司5亿元、区域性保险公司2亿元统一降为2亿元;将保险公司每开立一家分支机构,需要增加资本金至少5000万元的规定,放松为在所在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次设立分公司,增加的资本金不少于2000万元即可;等等。2000年我国财险公司只有15家,至今财险公司总数达32家。二是经营地域准入壁垒彻底拆除。新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取消了区域性财险公司与全国性财险公司的限制和区分,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战略的需要选择经营地点和区域,原有区域性保险公司纷纷加快在全国布点的步伐。2004年12月11日,保监会又发布关于履行有关人世承诺的公告,宣布取消外资公司经营的地域限制。经营地域准入壁垒的彻底拆除,促进了区域性财险公司特别是外资财险公司在全国的业务扩张。
自从取消了全国性和区域性财险公司的限制之后,中小财险公司均毫无例外地向全国性财险公司方向发展,出现了超常规扩张态势。主要新兴财险公司为了在业务规模方面缩小与大型财险公司的差距,纷纷确定了以抢占主要城市和市场份额、抢夺优秀人才为中心的快速发展战略,加速扩张分支机构。据统计,2003年至2004年6月底,我国财险市场新增设 238家分支机构。图1和图2分别是2002年和2004年主要财险公司的保费增速与市场份额分布情况。在两幅图中,纵轴均代表财险公司的保费增速,横轴均代表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
通过两幅图的对比,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中国非寿险市场主体格局正在发生明显变化。2002年,在非寿险市场格局中,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和平安财险市场份额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其他公司的市场份额均不到1%;但是,永安财险、天安财险、大众财险和中华联合等保费收入高速增长(均超过40%),大大高于上述三家财险公司。2004年,非寿险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中华联合、天安财险、永安财险、出口信用及外资财险等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均超过1%的水平,天安财险在两年内上升至4.56%,中华联合在两年内市场份额飙升至5.83%;同时,中华联合、天安财险、永安财险、出口信用及外资财险等保费收入也呈现高速或超高速的增长,均在50%以上,中华联合甚至高达250%,说明这些公司市场份额上升的后劲还很足;在此背景下,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和平安财险市场份额均发生了程度不同的下降。总的来看,近两年来以中华联合、天安财险、永安财险和出口信用等为代表的中资中小型财险公司及外资财险保费收入正在保持高速或超高速的增长,市场份额正在不断上升,非寿险的多极化竞争格局日趋明显。
三、非寿险市场多极化格局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
(一)非寿险市场多极化格局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非寿险市场的多极化竞争格局的演变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三大公司群的市场地位悬殊。截至2004年底,三家大型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仍接近80%;而中资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之和为18.92%;外资财险公司市场份额之和仅为1.21%。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格局中,作为最重要一极的三家大型财险公司市场份额虽然不断下降,但其主导地位在短期内将难以撼动。二是非寿险市场多极化趋势明显。随着新兴市场主体及其分支机构增设进度的加快、外资财险公司“分改子”的实施,中资中小型财险公司(特别是一些新兴公司)和外资财险公司对市场的影响力度将不断加大,并逐渐演变为非寿险市场上的重要两极。三是三大公司群的内部差异很大。比如,在中小型财险公司中,近年来是中华联合、天安、永安、华安和大地等公司发展速度很快,市场份额快速上升;而华泰、大众等公司的业务发展相对稳健,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又如,在外资财险公司中,美亚、民安和东京海上等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发展规模较大,2004年三家公司保费收入占整个外资公司的65%。
(二)非寿险市场多极化格局的演变趋势
展望未来十年,我国非寿险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非寿险市场将沿着多极化方向不断调整,三足鼎立格局日趋明显。从中资中小型财险公司的发展来看,新增市场主体(包括新成立的财险公司和新设分支机构)将继续增多,高增长的明星企业将不断出现,必然会带来市场份额的增加;基于快速立足市场的需要,包括中华联合、天安、永安和华安在内的新兴股份制财险公司未来几年将继续快速扩张(但增速将趋缓),总体上看其市场份额将继续保持上升势头;未来十年,预计中资中小型财险公司将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快速增长,市场份额会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体力量。从外资财险公司的发展来看,由于经营地域、经营范围以及机构设立形式的放宽和调整,将加快市场布局的步伐。自2004年以来,香港民安保险(深圳)、中银保险(深圳)、韩国三星海上(上海)和日本财险(大连)等先后完成了“分改子”,其他外资财险公司的“分改子”也只是时间问题,预计未来十年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但是,受经营理念、地缘文化、业务特长和全球战略的影响,外资保险公司更加注重业务质量,增速将低于中资中小型财险公司,市场地位将出现一个持续的、缓慢的上升过程。从大型财险公司来看,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已经进入企业发展的规范时期。面对保持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家公司将继续转变增长方式,更加注重规范经营和风险管控,保持业务协调健康发展。但由于中资中小型财险公司和外资财险公司的高速发展,预计未来十年,三家大型财险公司的整体市场份额将继续下降并最终趋于稳定。
第二,非寿险竞争格局的不平衡特征将长期存在。目前,非寿险市场的不平衡特征明显,不但表现为三大公司群之间的力量悬殊,而且在各大公司群内部也表现出很大的力量差异。例如,2005年1—5月,在大型财险公司中,人保财险的市场份额是太保财险的4倍,是平安财险的6倍;在中小型财险公司中,中华联合的市场份额远高于其他公司,已经接近平安财险的市场份额。预计未来十年,非寿险竞争格局的不平衡特征将继续存在,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从实力差距、发展态势来看,三大公司群的市场地位不平衡性将长期存在。从实力来看,目前三大财险公司共占整个市场份额的70%以上,固有的品牌、市场、网络和竞争优势依然明显,体制优势、机制优势和管理优势不断提升,远非其他公司能及。从发展态势来看,三大财险公司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中资中小型财险公司和外资财险公司近几年虽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是随着全国布局的逐步稳定后,其发展速度也在趋缓;同时,快速扩张必然带来管理、风险控制、偿付能力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公司必将出现一个调整过程。二是由于发展历史、经营能力和发展后劲的差距,各大公司群内部的不平衡特征也将长期存在。
第三,非寿险市场格局中的“各极”内部的分化将更加明显。近年来,中小型财险公司已经出现了明显分化,以中华联合、天安财险和永安财险为代表的新兴股份制财险公司近年来迅速崛起,特别是中华联合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平安财险份额;而以华泰财险、大众财险为代表的公司发展较为稳健,市场份额排名靠后;新成立的财险公司的发展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大地财险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较快,而安邦财险等却发展相对缓慢。展望未来十年,中资财险公司的分化将最为明显,某些财险公司将可能跻身大型财险公司行列,而许多中小财险公司可能走专业化、区域型发展战略,不走规模制胜之路,某些公司则有可能被市场淘汰出局。就外资财险公司而言,分化也很明显,如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美亚财险、民安财险发展势头良好,处于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而有些外资公司的发展却较为缓慢。预计未来十年,外资财险公司的分化将更加明显。另外,大型财险公司的相互差距也很大,未来的分化趋势也将十分明显。
作者: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公司博士后流动站 余海丰
来源:《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地 址:深圳福田区福华一路123号
中国人寿大厦160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