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理论文库>学会动态

外资保险新策略:先分头突破再混合经营

  发布时间:2011-02-28

      专家指出,随着中国金融业入世过渡期在今年结束,国际金融保险集团综合经营的绝对优势,将使中国保险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本周,安联大众深圳营销服务部正式开业迎宾。尽管深圳营销服务部号称是“安联保险集团在中国市场上首个产寿险协同合作的营销服务部”,但这种产寿险协同作战的作风并没有令外界感到陌生。伴随着外资对中资不同金融领域的并购、合资,外资保险公司已经悄然将混业模式的胚芽复制到中国。

  产寿交叉代理成规则

  “未来安联保险集团属下产险寿险即将在品牌建设、销售渠道、产品和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伴随着安联保险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黄颂安的一番表白,安联产险与安联寿险的兄弟情谊再次得到印证。

  按照广东省保监局表态,对于产寿险产品交叉代理,监管部门既没有规定“允许”,也没有规定“不允许”;在实际操作中,只要企业能够控制风险、不违规,监督部门就持“鼓励”态度。

  对此,中大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申曙光教授认为,相对于人们常说的宏观层面的金融混业,保险公司自发形成的产寿险产品交叉代理,实际上是一种“微观”层面的混业。申曙光称,出于风险控制等因素,目前宏观层面的金融混业经营虽然条件还不成熟,但市场的确存在对“一站式”金融服务的需求,这也说明“微观”层面的混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混业”萌芽凸显

  而安联产险和安联寿险祭出的“同区办公”的风格也再次令人联想到德国的混业经营模式。

  尽管在中国,混业经营不被允许,但金融一体化的模式已经伴随着外资对中资不同金融领域的并购、合资而渗入中国市场。这让中国市场上的外资金融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拥有了混业经营和布局的优势。

  以安联为例,除了安联大众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安联保险公司广州分公司进军中国寿险和产险市场外,在资产管理业务上,安联集团与国泰君安合资成立了国联安基金管理公司;在银行业务上,安联集团旗下德累斯登银行目前在上海、北京开设有分行;在信用保险上,安联旗下裕利安宜为安联在广州的财产险分公司开展国内信用保险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并在天津、上海设有代表处;在旅行保险和救助上,安联与蒙迪艾尔旅行援助服务有限公司是战略合作伙伴。

  事实上,以这种“分头突破”的方式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抢先布局的外资巨头不仅仅是安联集团。自2001年起,汇丰集团即对中国金融业开始了投资。在银行领域,汇丰直接和间接投资的机构就有四家:上海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和交通银行;2002年,汇丰正式参股平安保险;2004年10月,汇丰和交行成立了太平洋信用卡中心。

  “到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入世过渡期将全部结束。对于保险业来说,真正的竞争将超越保险”,对于这种现象,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总结,“中国保险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突出表现为国际金融保险集团综合经营的绝对优势,与中国保险业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矛盾。”

羊城晚报/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