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理论文库>学会动态

温州每年流向境外保费3000万美元

  发布时间:2011-02-28

      香港国卫保险的一个代理人如今的主要客户在温州地区,他在向客户介绍情况的时候表示,他在温州地区就有1000余位客户,其中多数客户年缴保费在3万美元左右。他还回忆说,有一次他到温州收续期保费,一天时间就收了约100万美元。

  温州成境外保险机构必争之地

  在浙江地区,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温州中心支局去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温州每年流向境外的保费至少在3000万美元。

  据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驻浙机构调查,近几年来,一些设在香港、澳门的保险机构在浙江各地非法销售境外保单,浙江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成为这类“地下保险”的主攻地区。

  业内人士估计,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温州地区,有15%至20%的民企老板已投保这类“地下保险”。

  调查表明,境外保单销售现象在浙江温州、绍兴、杭州、嘉兴等地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温州最为突出。浙江监管局工作人员了解到,香港友邦一代理人聘请了一位原国寿温州分公司的离职营销员,专门为其在温州地区的香港友邦客户做后续服务工作。据这名离职营销员介绍,他要为温州的1000多位香港友邦客户服务。

  为逃避国内监管机构的监管,这些境外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都采用极隐秘的方式在境内开展保险业务,以民企老板等高收入人群为目标客户,并通过已有客户介绍、带动准客户在高档酒店聚会,最终促成保单签订。

  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局长张忠继说,由于温州境外保单购买者绝大多数出于自身隐私及其他方面考虑,不愿透露购买的境外保单相关细节,因此每年温州到底有多少保费流到境外,至今尚无法取得准确的统计数据。

  据调查,温州购买境外保单的多为私营企业主或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如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投保了国卫香港公司的“人身、伤病及更安心保险”,年缴保费70660美元,保额达300万美元。而缴纳保费在20万、30万美元的也大有人在。浙江省内保险业有关人士认为,根据他们的接触判断,温州流到境外的保费很可能还要超出3000万美元。

  雄厚民间资本带来巨额境外保单

  温州雄厚的民间资本为境外保单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据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匡算,2003年末温州民间资本规模为2770亿元,且资本积累仍在加速进行。温州又是著名的侨乡,共有50多万华侨遍布9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全市侨汇收入26.48亿美元。温州下属的瑞安市2005年个人外汇储蓄存款余额达2.35亿美元。如此雄厚的民间本外币资本,使得温州寿险市场成为境外保险机构及其代理人业务拓展的重要目标。

  其次,温州外贸从业人员和侨民频繁进出境,对自身在境外的人身保障越来越重视。温州外贸呈现典型的个贸、侨贸特征。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78亿美元。由于国内保险公司尚无法向国内客户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外汇人身保险,他们只有寻求境外保险公司的保障。

  再者,投保人对高投资收益和分散投资风险的需求。境外保单一般预定利率在6%以上,相当于国内保单的约2倍,加上较高的分红收益预期,购买境外保单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同时,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国内外汇投资渠道单一的现状,购买境外保险既可以满足规避和分散投资风险的需求,又可达到在境外拥有资产的目的。

  此外,温州人特有的投资理念助长了温州境外保单的蔓延。调查中发现,温州人喜欢抱成团、相信朋友介绍等特有的乡土观念形成了温州特有的投资理念。如温州某打火机生产企业主,自己购买了境外保单,觉得很满意,又介绍了7个朋友购买了境外保单。

  境外投保危害大

  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局长张忠继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境外保险机构向内地居民销售保单无论是对消费者本身还是对金融秩序来说,都具有比较大的危害性。

  首先,尽管境外保单销售近年来基本采取在香港签单这种形式,以符合港澳地区法律要求,但其潜在的隐患不容忽视。如内地法律对港澳保险公司没有约束力,一旦发生纠纷,投保人无法得到内地法律保障,只能向港澳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其索赔、诉讼成本高难度大。港澳地区的保单多是英文,或是经英文翻译过来的港式中文,也易引起理解歧义。

  其次,扰乱保险市场和外汇市场秩序。未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营业机构,而在内地销售境外保单,违反了《保险法》,属于非法从事商业保险活动。从温州情况看,民营企业主及其他高收入阶层投保境外保单的为数不少,每年缴纳的保费中有许多是直接用外汇购买的。为顺利办理投保手续,投保者必须把外汇带至香港等地,其中就可能出现违反外汇管理规定,将外汇汇出或携带出境;截留应汇入境内的外汇转至香港用于支付保费,私自将外汇划转给代理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易滋生外汇黑市甚至地下钱庄,为洗钱提供渠道。

经济参考报/张银曙